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 |联系我们
新闻中心
网站位置>>新闻中心
守护生命 大医精诚——上海太安医院纪实

“太安医院前身是蓝鹰医院,更名和迁址后,为了方便居民,

太安医院自开业之日起就推出了这条特色专线。”

8月中旬,上海暑气正浓,早晨六点多,街上行人寥寥,位于虹口区汶水东路的上海太安医院已经迎来了最初的忙碌。一辆面包车等候在路边,稍时身着白色大褂、佩戴工整胸卡的上海太安医院院长万裕发,副院长顾泽宽、顾学梅、书记秦文初匆匆上车,七点这辆车将穿街过巷,前往居民小区接送病患,是太安医院的“为民专车”。

上海太安医院于今年6月29日试营业,7月11日正式开业。太安医院前身是蓝鹰医院,更名和迁址后,附近居民都感到极大不便,纷纷打听医院的去向和动态,为了方便居民,太安医院从开业之日起就推出了这条特色专线。

 

7点10分,专车开进了第一个小区,满头华发的杨阿姨已经等候在路边,这些年杨阿姨一直在蓝鹰医院看病,和里面的医生、护士十分熟稔,对这家医院既信任又有感情,“每周二四我都等在这里,多方便,去医院配个药,还能送到家门口。”7点半,专车开进了逸仙一村,停车点设在居委会附近,书记秦文初刚刚下车,就被一群居民团团围住,她手中的发车时刻表很快就被索要一空,“老年人多是早上看病,他们手脚不便,最需要这辆车接送。”秦书记说。“太安医院很不错的,比以前老医院好,里面看上去很豪华,设备也很好。”一位老伯说道。“这里附近有家社区医院,可是很多药都没有,我去太安医院配药,品种很丰富,还有些药我告诉医生,他们也会去想办法。”刘阿姨是太安医院几位医生的“铁粉”,提起他们赞不绝口。十分钟后,专车载满人赶赴医院,二十分钟后,再回到这里接第二批,沿途要经过九个小区,医院门口,工作人员一一把老人搀扶下车,护送至大厅,医务人员的无微不至让老人们备感温馨。

 

院部领导走访住院病人,为患者送上清凉的水果和诚挚的慰问)

 

“做医生,就是为人民服务,我治疗的病人已逾万人,

看到他们健康,我就非常高兴。 ”

    8点,候诊大厅开启了一天最忙碌的时刻。

二楼的中医针灸科室外排起了长龙,主治医师居思顺正在为一名病患悉心诊疗。居思顺医师行医问诊已长达数十年,自创的“居氏针刀平衡疗法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、肩周炎都疗效显著,口耳相传,不少患者都慕名而来,可谓是“自带流量”。“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去看病,医院都希望开刀,相比西医,中医治疗更为安全,性价比也更高,”居医师拿出一枚小小的银色针刀,“这是中医的小针刀,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都有很好的疗效。”

 

王先生家住金山,此次专程来找居医师问诊,“我看了很多家大医院,都没有看好,后来听人推荐了居医师,没想到才来了几次,就已经好多了,现在每周都要从金山来看病。”“做医生,就是为人民服务,我治疗的病人已逾万人,看到他们健康我就非常高兴。”经居医师妙手,病患凝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去。

 

中医推拿的主治医师王贤文科室墙上挂着一面朱红烫金的锦旗,这是太安医院开业后收到的第一面锦旗,“医德高尚,艺术精湛”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上海太安医院的感激之情。患者张勇祥被颈椎病困扰多年,经朋友介绍,就诊于王贤文医师,经过王医师一个多星期的精心治疗,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。王医生感慨道:“穿了一辈子的白大褂,我想的就是要对得起这套衣服,对得起病人,对得起医院。”

 

“方医生,我这个慢阻肺在别家医院开了药,吃了一段时间,为什么精神不太好?”一位病人正在内科诊室外焦虑徘徊,“这个药有一定副作用,要先停一下,你按照我的方法服用,慢慢就会改善。”内科方宗君医生边诊疗边安抚病人。方宗君医生也是太安医院的人气医师,曾任职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,得知太安医院开业后,辞去了三家医院的邀请,成为太安医院的一员。“太安医院刚起步,现在病人越来越多了,好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,现在这片区域有特色的肺科不多,我希望能打造出太安医院的特色肺科。合理用药、康复锻炼和生物钟,1+1+1大于三,用这个特色模式,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和呵护。

 

(开业短短一个月,上海太安医院已收到五面锦旗)

 

“上一天班就认真一天,对病人的态度,对工作的认真,

病人都会感觉到,医生和医院的口碑是逐渐积累起来的。 ”

五官科的应医生今年已有68岁,从业时间长达48年,在业内是一位资深专家,常常忙得误了饭点。在一次工作中,应医生不小心摔倒,导致骨折。五官科人手不多,应医生躺在医院三楼的病床上坚持给患者看病,由于医术好、医德高,前来找她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。采访当天,应医生还在病床上给一位眼科患者看病。这位患者患有眼疾多年,在蓝鹰医院就与应医生认识,两人是三四年的老朋友了。在接受应医生的治疗之前,她二、三甲的医院都去过,但成效甚微。后来在蓝鹰医院找到了应医生,一直接受她的诊治,效果明显好转,太安医院一开业她就赶过来,继续找应医生诊治。

 

“做事情要兢兢业业,要为集体和大局着想,太安医院刚开业不久,五官科人手还不多,自己休息了,就会对医院的服务造成影响,也会影响医院的形象,何况行医本就是一件救死扶伤的事情。”“上一天班就认真一天,对病人的态度,对工作的认真,病人都会感觉到,医生和医院的口碑是逐渐积累起来的。”应医生用朴素的言语表达着内心的医者大爱。

 

“服务没有对错,只有满不满意,患者接不接受才是重点。

工作一定要有榜样意识,既然做,就要做好。一句话,服务,服务,还是服务。”

中午12点,是医院人员休息和进餐的时间,可一旦忙起来,甚至连吃盒饭的工夫都没有,门诊科的护士长倪卫鹰对此深有体会。1982年卫校毕业后,倪卫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一干就是37年,在那所三甲医院,她做过37年临床护理、20多年护理管理,带过200多号人,可谓经验丰富,桃李满园。

“太安医院的服务对象年龄偏大,复诊病人较多,很多是从蓝鹰医院过来的,像老朋友一样,对这里的诊治很满意。太安医院环境好,科室也比较全,尤其中医科室,是这里的特色,人流量非常大。医院开会时会让员工提建议,加以改进,目的是更好地提升太安医院的水平和形象,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。这一点,很少有医院能做到。”谈到在太安医院工作的感受,倪卫鹰似乎有说不完的话。

 

倪卫鹰带领的是一支年轻的90后团队,年龄上虽有些代沟,但她凭借自己的经验仔细倾听,换位思考,“态度和观念需要与时俱进,工作需要互相体谅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把工作做好。”谈起多年的工作感悟,她有一句座右铭:“服务没有对错,只有满不满意,病人接不接受才是重点。”这种超强的服务意识,是与她的敬业精神和数十年的工作生涯分不开的。“工作一定要有榜样意识,既然做,就要做好。”聊天结束时,她还在强调护士这一职业的工作“秘诀”:“一句话,服务,服务,还是服务。” 

 

“和在蓝鹰医院时相比,太安医院环境好,要求高,大家劲头很足,

责任心也比以前更大。总之,病人第一,患者至上。”

时间过得很快,不知不觉已是黄昏。

对于大多数职业群体来说,这应是下班时间,对于病房的护士们,却要24小时全程“在线”。三楼的病房已近乎满员,“在医院里,护士是最累、强度最高的群体,早晚查房,处理医务,甚至干些琐碎的事情,几乎没有白天和黑夜。”护士长孙义琳说。太安医院的护士团队是一群年轻的小姑娘,最小的年仅19岁,去年刚刚毕业,但上夜班、护理老人没有半点怨言。最忙碌的是护士长,从以前的蓝鹰医院,到如今的上海太安医院,她在太安堂已经待了8年。“和在蓝鹰医院相比,太安医院环境好,要求高,大家劲头也很足,责任心也比以前更大。总之,病人第一,患者至上。”孙义琳说。

2017年5月孙义琳被评为“上药杯”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“优秀护士”荣誉,她带领的医护组曾荣获2016年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“优秀科室”称号,可谓实至名归。老人护理的工作需要倒三班、值夜班,各种繁琐的工作在她看来都是自己必须做的事,她付出的一切,甚至多过病人的子女。在工作中将所有时间都给了工作的孙义琳,在生活中却经常无暇顾及自己的女儿,只好把孩子送进晚托班,好在家人都始终支持孙义琳的工作,并为她感到自豪。

“每天晚上都会加班,只要有一个病人,整个科室的同事就不能休息。这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义务。”谈起每天的工作状态,病房的医生李丽甚至没时间多说几句。从在蓝鹰医院开始,她已经做了七年,工作时顾不得休息和吃饭都是正常状态,就在记者采访期间,聊天都被打断数次,以至于只能“尾随”她到电梯,匆匆问了几个关键问题。

夜幕下的上海沉寂了一天的喧嚣。病房的护士们却依然工作在第一线,她们用专业、敬业的职业操守诠释着白衣天使这个职业。正如五官科的应医生所说,从医院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,整个医院的工作态度和精气神让人鼓舞。

秉德济世,大医精诚,这是太安人的精神,也是信仰的力量,守医者初心,担健康使命,太安医院为每一位患者保驾护航。